7月2日,A股海洋经济板块大幅拉升,中证海洋经济指数盘中最高上涨2.81%,收盘上涨1.65%。海洋经济概念股掀起涨停潮,克莱特30%涨停,国联水产20%涨停,大连重工、獐子岛、亚星锚链、振华重工、巨力索具等10余只个股10%涨停。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会议提出,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海湾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有序推进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
海洋经济持续受到政策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纳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标志着这一战略性产业正式进入国家顶层设计框架。
广东、山东、上海、浙江、福建、海南等沿海省份相继出台海洋经济规划或计划,着力将海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强省。
《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广东首部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日前发布,其中提到,拟制定出台《上海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探索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推进海洋科技与海洋产业深度融合。福建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滚动实施300个以上海洋经济重点项目。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今年一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方正证券表示,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重大战略任务,经略海洋必将走向深海。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方正证券认为,参考低空、商业航天发展轨迹,一方面中央+地方政策催化有望持续下达,另一方面产业融资价值有望持续凸显。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中,涉及海洋经济的相关板块包括海洋渔业、油气勘探、船舶制造、海工装备、风电装备等。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介绍了海洋相关业务的情况。
雷科防务表示,公司参与了海洋系列卫星的地面接收分系统建设,配套了部分开关矩阵、变频器、处理及存储类产品。不过上述产品业务占比较小。
海兰信表示,公司20多年长期深耕海洋科技领域,在深海科技方面,对于海底观测网的接驳盒技术,深海电站、水下常压潜水系统、深海物探和水下水面无人设备等均有技术和业务布局。
中信重工表示,公司自主研制的深海基础施工装备、水下机器人可适用于海上风电、海洋资源开发、海底石油管道和海底光缆检测等场景需求。上述产品多为非标定制型产品,公司采取订单式生产,尚未形成批量化,产品占营收的比重不高。
部分海洋经济概念股成长潜力较大。据数据宝统计,有3家及以上机构评级的海洋经济概念股中,机构一致预测今后三年净利增速均超10%的个股有15只。其中,国航远洋、中科海讯、中船防务等6只个股机构预测今后三年净利增速均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