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重”项目清单全面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加速发行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作为管道行业龙头企业,青龙管业(002457.SZ)凭借政策东风、产能优势与技术创新,正加速布局全国市场,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政策红利释放,万亿基建投资催生行业机遇
2025年,国家发改委下达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水利与市政领域成为重点投资方向,包括大中型灌区改造、引调水工程及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等。与此同时,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8000亿元直接支持“两重”建设,叠加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突破6%,为管道行业提供长期需求支撑。
青龙管业作为国内混凝土输水管道品种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水务工程及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等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达1.3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未来五年地下管网改造总投资需求约4万亿元,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公司二季度起进入订单集中发货周期,预计将充分受益行业景气度提升的影响。
产能技术双轮驱动,构筑行业护城河
面对行业机遇,青龙管业通过“东进南下”战略深化全国布局。截至目前,公司已设立19个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生产基地,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塑料管材产能辐射西北地区,年产能达16.5万吨,区域市场占有率领先。新疆市场成为战略落地典范,2024年新签订单10.58亿元,同比增长101.52%;华南市场品牌推广亦初见成效,产能与市场的双重布局形成“订单-生产-交付”高效闭环。
技术层面,青龙管业凭借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构筑壁垒。作为国内PCCP行业唯一实现100%工序自主生产的企业,公司通过优化生产工艺与设备,提升自动化水平,确保产品耐腐蚀、高承压性能领先行业。其研发的智能监测管道已应用于跨区域调水工程,实现管网运行数据实时传输与风险预警。研发体系方面,公司依托宁夏“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与高校战略合作,主导制定多项国家标准,累计取得20余项科技成果登记,斩获大禹科学技术奖等行业权威奖项,技术壁垒持续增厚。
展望未来,青龙管业将围绕三大方向深化布局:一是加速填补空白市场,提升全国份额;二是加大智能管道、环保材料研发投入,满足“双碳”目标需求;三是深度参与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等重大项目,强化与地方政府及央企合作。机构分析认为,在“两重”项目与超长期特别国债拉动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维持高位,管道行业将长期处于景气周期。青龙管业凭借产能、技术与政策敏感度,有望实现业绩与估值双重提升,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从政策红利到市场布局,从技术壁垒到产能支撑,青龙管业正以全方位优势迎接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