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相传大禹曾在此召会诸侯,该市的禹会区也因此得名。
5年前,安徽爱特深可可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爱特深”)作为被招商引资企业,与禹会区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约定将在当地建设高端工业巧克力总部基地项目,并入驻禹会区提供的“厂房”。
不过这栋由宿舍楼改造成的“厂房”,是未通过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的“违章建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相关部门据此责令安徽爱特深停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
安徽爱特深方面同时称,公司开始生产后还曾遭遇封路、断电等困扰,导致生产受到影响。多种原因交织,安徽爱特深最终收到“逐客令”。该建筑的产权方蚌埠禹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禹投集团”)要求安徽爱特深限期腾退,禹会区人民政府则通过法院起诉,解除了双方签订的投资协议。
这起“双输”的招商引资,为何会引发持续至今的纠纷,证券时报记者前往当地展开调查。
落户“珠城”
地处淮河中游的蚌埠市,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化工等产业全国领先。近年来,有着“珠城”美誉的蚌埠市,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当地的招商氛围持续升温。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安徽爱特深于2019年9月在蚌埠市禹会区注册成立。
“经过与禹会区相关领导和投促局多次洽谈,我们就投资总额、提供厂房、补贴政策、经营目标等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安徽爱特深副总经理叶向军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2019年10月,安徽爱特深与禹会区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和补充协议,约定将在当地建设高端工业巧克力总部基地项目,项目规划投资总额达2.8亿元,分三期建设。
补充协议显示,“项目位于禹会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甲方(注:即禹会区人民政府)按照乙方(注:即安徽爱特深)的需求,提供给乙方适合的7000平方米厂房进行生产,拟先采用租赁的方式进行生产”。
按照上述协议约定,安徽爱特深于2019年10月1日进驻禹会区政府提供的“厂房”,并按照食品级洁净厂房标准开始装修。“当时四周杂草丛生,与协议约定的厂房相差太远。”叶向军向证券时报记者直言,这幢“厂房”实际上是冠宜箱包厂尚未完工的宿舍楼。
(安徽爱特深进驻的“厂房”,实际上是尚未完工的宿舍楼。 臧晓松 摄)
禹会区投资促进局发布的文件显示:2019年,该区加大招商力度,先后有多个项目签约落地,冠宜箱包等厂房得到充分利用。但对于安徽爱特深而言,这个“充分利用”的过程并不顺利,“装修时厂区里没有水,园区管委会让我们自己抽取地下水”。
虽有曲折,一栋荒草丛生的烂尾楼,最终装修成了标准化的食品生产车间。2020年5月,安徽爱特深工厂开始试生产运营。“当时生产用水也没有,管委会告诉我没有自来水可接,然后每个星期给我一个大钳子,让我去接路边的消防栓。”叶向军称。
作为禹会区重点招商企业,安徽爱特深还曾接待省、市领导的现场观摩。到2020年8月,安徽爱特深已经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部分产品出口到中国香港、澳大利亚。
厂房竟是“违建”
“原本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叶向军向记者称,就在安徽爱特深积极准备项目第二期投建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2020年7月至9月,安徽爱特深在迎接安全检查时被相关部门告知,公司厂房属于尚未通过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的“违法建筑”。相关部门因此责令安徽爱特深停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
禹会区人民法院在一份2022年9月底出具的民事判决书中也提到,“安徽爱特深于2020年6月17日至2020年9月15日进行了试生产,后因生产厂房未能经过消防验收,无法通过安全生产评估,停产至今。”该判决书中明确,“案涉房屋建设用途为宿舍楼”。
按照叶向军的说法,安徽爱特深曾将相关问题反馈给政府部门和该建筑的业主方——蚌埠禹投集团。“当时禹投集团相关人员回应说,该建筑物我们入驻前产权属于冠宜箱包厂,我们入驻时间是在禹投集团取得产权之前,此栋厂房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与他们无关,让我们找政府相关部门。”安徽爱特深又找到园区管委会,但对方强调该栋厂房产权属于禹投集团,“竣工和消防验收必须由禹投集团来完成,他们只是管理部门”。
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为了尽量减少损失,安徽爱特深曾经顶着消防安全风险偷偷生产,“我们已经无法做到光明正大的合法生产与经营”。
为何这幢建筑迟迟没能通过消防验收?禹投集团副总经理张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涉事楼房以前属于冠宜箱包厂,这家企业无法生产之后,禹会区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就把相关土地和地上建筑回购后重新招商、重新建厂,“这栋楼当时竣工验收通过了,但消防验收当时没有验。”张杰进一步表示,安徽爱特深因招商引资落户后,禹会区为安徽爱特深定制建设了整个食品产业园,“在新厂房建设过程中,根据招商引资协议要提前生产,所以采取这种临时过渡,同时由政府代建新厂房的模式”。
“因为当时这栋楼就是个宿舍楼,他们改造作为厂房后,我们也去跟消防部门沟通,努力了很多次。”张杰向记者表示,由于该建筑前期手续不齐全,所以禹投集团一直在给相关部门补材料希望通过验收,“因为半生产厂房半宿舍,所以(验收)就卡在这里了”。
还有“连环招”?
按照叶向军的说法,除了消防验收问题没解决,安徽爱特深还曾遭遇封路、断电等困扰。
从2020年8月起,禹投集团在安徽爱特深生产厂房周边地块进行食品产业园建设。“施工单位将生产厂房四周的物流道路全部封死,并将公司的物流门和升降机进出口全部挖断。”叶向军向记者出示相关照片证据,并表示此举造成公司所有原辅料、产成品无法正常进出。同时,由于生产环境不达标,安徽爱特深生产许可证、HACCP食品管理体系认证等也被陆续停用,“公司无法进行任何生产活动,被迫停产”。
叶向军称,就在食品产业园建设施工期间,公司的临时供电电缆被施工单位挖断7次,“巧克力生产不能停电,否则巧克力会凝固在机器设备里,不仅会造成产品报废,更会造成设备损毁。”叶向军质疑此举是禹投集团故意为之,“我们向时任区委书记反映此事后,施工单位最终赔偿10万元,从此以后电缆再未被挖断过”。
时间来到2021年8月,安徽爱特深又遇到麻烦了。
“整个食品产业园,唯独我们工厂所在的这栋楼连续断电23天,造成员工没法上班,车间消杀设备停运,车间部分设备霉变,损失严重。”叶向军表示,其间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反映问题,均未得到有效答复和解决,“只有一句话,供电设备坏了,无法修复”。不过叶向军表示,“无法修复”的供电设备,在区领导到园区视察的前一天夜里,就突然修复了。
作为一家食品企业,安徽爱特深的车间还曾遭遇粪便污水“袭扰”。
安徽爱特深所在建筑共有6层,1—3层用于安徽爱特深生产经营。2022年3月,禹投集团、园区管委会不顾安徽爱特深的反对,将4—6层房间改造成员工宿舍,出租给另外一家公司。叶向军表示,安徽爱特深对此多次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员工宿舍不能与生产场所在同一建筑物内。
据了解,就在200多名外来员工入住的当天,楼上的生活污水连同粪便,将安徽爱特深的二楼仓库、一楼洁净车间污染。叶向军同时直言,“让200多人住进一栋没有经过消防验收的建筑,万一发生火灾,我们也将处于说不清楚的被动地步”。
针对安徽爱特深方面的质疑,张杰向证券时报记者回应称,“停电这些事是不存在的,即使停电我们也会提前告诉他们,不会影响他们的生产。”他同时否认安徽爱特深方面关于封路的指控,“通道给他留好的,不可能完全堵死。好不容易招引来的企业,我们怎么可能这么做?”
禹投集团人士则向记者表示,食品产业园建设期间,安徽爱特深确实断电过几次,当时通往公司的电缆就放置在地面上,“施工机械多了,他们不注意就碰到了。当然如果说是故意去搞断电,这个肯定也不太可能”。
对于员工宿舍与生产场所之间的“冲突”,禹投集团人士回应称,上述200多人在入住几个月后,就被安置到其他地方了。
连收“逐客令”
屋漏偏逢连夜雨,安徽爱特深连收“逐客令”。
2022年3月8日,禹投集团控股子公司蚌埠城禹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城禹公司”)以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为由,向禹会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安徽爱特深支付租金及占有使用费,并要求安徽爱特深腾退案涉房屋。禹会区人民法院审理查明,案涉房屋未能取得消防验收,且案涉房屋建设用途为宿舍楼,不符合标准厂房条件,判决不予支持赔付租金,但要求限期腾退。
法院经过详细的庭审调查,认为该厂房没有基本的厂房功能和消防验收,无法作为厂房进行租赁,因此驳回城禹公司追讨租金及占有使用费的诉求,同时判决安徽爱特深限期腾退案涉房屋。2023年1月9日,城禹公司向安徽爱特深发出关于限期腾退房屋的通知,要求其在2023年1月31日前完成腾退工作。
2022年4月1日,禹会区人民政府向安徽爱特深出具《催告函》,称安徽爱特深未能按照投资协议约定的“应税销售收入数额”及“年入库税收数额”履行到位,要求安徽爱特深在15日内按照协议要求履行义务,逾期将解除合同。
安徽爱特深在收到《催告函》后,于2022年4月15日发送回复函,强调因禹会区进行食品产业园项目施工,出现挖断污水管造成生产车间大肠杆菌严重超标、电缆被挖断7次、物流通道因施工被占用等问题,并称上述问题导致公司从2020年9月陆续停产,“公司多次向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要求开通物流通道等复工复产必要条件,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双方各执一词,禹会区人民政府又向禹会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解除双方签订的投资协议和补充协议,并要求安徽爱特深返还厂房装修补助金100万元。2023年7月4日,禹会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解除双方签订的投资协议及补充协议;对于禹会区人民政府要求返还100万元装修补助款的请求,法院通过经营场地进行实地勘查,考虑安徽爱特深已经投入了部分资金进行了装修改造的客观事实,并结合安徽爱特深在本案中的违约程度,最终酌定安徽爱特深返还装修补助款50万元。
在法院判决后,禹投集团和禹会区人民政府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24年5月17日,法院裁定扣押被执行人安徽爱特深所有存放于厂房的设备及生产工具,安徽爱特深法定代表人也被“限高”。
“双输”的招商引资
在实地采访期间,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安徽爱特深正门被锁,还拧上了钢丝,大门上张贴的多份执行裁定书已经卷角泛黄,墙上“巧克力制造中心”几个字,也已经被重新装修后的幕墙挡住。
(安徽爱特深大门上张贴了多份执行裁定书。 臧晓松 摄)
(安徽爱特深“巧克力制造中心”。 臧晓松 摄)
张杰向记者称,并不否认施工曾影响安徽爱特深的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可能是主要的原因。”他进一步表示,要从整个投资协议来讲,而不是盯着这一栋厂房的问题。“我们按要求建设了定制厂房,花了两个多亿,闲置一天就亏一天,损失是非常大的。”
“还是因为企业的原因发展不下去了。”张杰称,园区新厂房通过消防验收后,曾催促安徽爱特深抓紧投产,由于对方长时间未入驻投产,所以政府最终起诉要求解约,禹投集团也通过起诉要求腾退,“大家肯定各有各的原因,造成目前这个局面”。
对于上述说法,叶向军坚持认为禹会区人民政府违约在先,“如果当时消防验收过,我能恢复生产通道,现在什么事都没有”。据介绍,在2022年6月底,也就是在安徽爱特深被起诉后,公司抱着最后的希望,给禹会区人民政府打了一份《要求复产的紧急报告》,其中列出恢复生产所需的基本条件。2022年7月,禹会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建设管理中心(注:即园区管委会)出具《关于爱特深可可提出问题的回复》,提及组织产权单位与安徽爱特深现场查看,双方协商沟通后形成关于物流通道、消防验收等问题的方案。
不过,这份回复函最终并未得到落实。禹会区营商环境和投促局发言人许芹坦言,并不知晓有这样一份回复函。张杰也表示并不清楚相关情况。
今年年初,证券时报记者曾就相关问题致电蚌埠市营商环境局局长蓝佳勇。“我们市对营商环境还是比较重视的。”蓝佳勇向记者表示,蚌埠市在去年成立营商环境局,这也是全省唯一单独组建运行的市级营商环境机构,“就是围绕招商引资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来全程跟办。”他进一步表示,将会迅速行动、召集协调会。
近日,记者再次与蚌埠市营商环境局联系,相关人士表示,相关合作纠纷已有终审判决,并且已经执行完毕,“这应该是要尊重(判决结果)的。”与此同时,记者从安徽爱特深方面了解到,目前公司股东也已经被法院追加为被执行人。
这次“双输”的招商引资,究竟会如何解决,记者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