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4日,芯片巨头英特尔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28.6亿美元,同比持平,超出市场预期的119亿美元。
不过,英特尔目前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在通用会计准则下,本季度公司净利润为亏损2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6亿美元有所扩大;同时本季度英特尔毛利率为27.5%,相比去年同期的35.4%,下滑7.9个百分点。
分业务板块来看,公司PC计算机收入79亿美元,数据中心收入39亿美元,均超预期,部分得益于PC制造商为应对潜在关税而提前备货。然而,芯片代工(Foundry)业务在贡献44亿美元收入的同时,录得高达31.7亿美元的经营亏损。
同时,英特尔提供了第三季度营收预期,预计在126亿美元至136亿美元之间,略好于市场预期的126亿美元。
谈及经营情况,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表示:“本季度的运营业绩表明我们在提升执行力与效率方面取得初步进展。英特尔专注于强化核心产品组合和AI路线图,以更好地服务客户。我们也在采取行动打造财务纪律严明的代工业务。虽仍需时间,但提升竞争力、改善盈利以及创造长期股东价值的路径已清晰可见。”
在对外发布的新闻稿中,英特尔表示公司持续在精简业务、提升效率、强化执行力方面取得进展,相关举措聚焦于减少开支、强化资产负债表、优化全球布局,并将资源配置到最关键的增长领域。
具体而言,其一是英特尔正按计划实现2025年非通用会计准则运营支出170亿美元的目标:公司已完成上季度宣布的大部分人员调整计划,员工数量减少约15%。这些举措旨在建立行动迅速、敏捷,架构扁平的组织。因此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产生了19亿美元的重组费用,该费用已从非通用会计准则业绩中剔除。这些费用对通用会计准则每股收益产生了减少0.45美元/股的影响。英特尔计划在年底将员工数量控制在约75000人。
其二是提升资本效率,并使2025年的总资本性支出控制在180亿美元:英特尔正采取行动优化全球制造业务布局,以提升资本回报率。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英特尔将不再推进在德国和波兰的项目,并计划将哥斯达黎加的封装测试业务整合至越南和马来西亚规模更大的生产基地中。此外,英特尔将进一步放缓俄亥俄州工厂的建设速度,以确保支出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英特尔在2025年第二季度还确认了约8亿美元的非现金减值和加速折旧费用,主要涉及无明确用途的闲置设备,同时计提约2亿美元的一次性期间费用。此前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的预期指引时,这些重组和减值费用未纳入其中。
当日,英特尔还宣布了重要领导层任命,Greg Ernst担任首席营收官,Srinivasan Iyengar、Jean-Didier Allegrucci和Shailendra Desai担任重要工程领导职位。